一个国家的君主,为了与部下保持良好的关系,也常常请客,然而,请客即赐食,所谓赐食,即皇帝赐给部下以笼络或奖赏,而赐给部下一餐或一餐,虽然,赐食皇帝的饭菜是不舒服的。
根据《史记》记载,西汉初年,有一个大臣名叫石奋,他的妹妹就是刘邦的小老婆。石奋退休后,上时赐食于家中,必稽首俯伏而食,如前。国王请石奋吃饭,石奋就跪下来吃饭。施予恩宠给与者必须尊敬,跪着,必须吃得不舒服。
三国才子曹植在《谢明帝赐食表》中说:近得赐食,拜表谢恩。寻觅诏书,使之消瘦。诏书下来的那天泪如雨下。尽管文武二帝对臣如此仁慈,但也不会太过明命。
尽管魏明帝曹睿是曹植的外甥,但外甥是皇帝,即使叔长侄少,君臣关系也是如此。因此,得到赐食后,曹植得谢恩。
自然皇帝属,当然也有真情流露的时候。杜如晦死后,唐太宗的宰相们悲痛欲绝,后太宗尝新瓜之美,哀之,辍之,使为灵位。这种半瓜之赐,出于皇帝的心意,极为罕见。
唐玄宗召见李白并看了他的文章,帝赐食、亲饮调羹、下诏供奉翰林。唐玄宗为了李白的爱慕,也是出于真情。
宋真宗生了儿子后,非常高兴,要请他吃饭,而且宫中出包子赐臣,里面都是金珠,皇帝生了儿子,要他赏赐大臣,与大家同喜,也算真情。明末清初的《万历野获编》中有这样的记载:
太祖时,百官退居,必赐给宫中。法度虽然严苛,但驭臣有礼。且事天天赐于无间,无寒无热,即恤劳也。最后一年,赐也渐渐疏远了,只有月初的朔望日。各局、厅、厅、堂上的官员,都有支撑酒事的文章,历文昭章三朝皆有。
光禄卿奈亨直到正统七年才奏罢。但新年和冬至是宴会,礼部有演奏。立春吃春饼,正月吃元宵圆,四月八吃不落荚,五月端午吃粽子,九月重阳吃糕,腊月八吃腊肉,光禄大夫先闻。
…
如万寿圣节、郊祭庆成,就有大燕。女王圣诞节、女王令诞节、太子千秋,俱赐寿面,不一而足。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勤劳的皇帝,他每天工作,处理公事,他的部下都非常忙碌,朱元璋经常邀请宾客,吃的喝的都很丰盛。
明末清初,皇帝很长时间没有工作,也很少邀请下属来做客。下级只能在太后和太子生日时才能混吃、喝。此外,还有元宵,月饼,粽子等等。那么,粽子呢?因此,如果作为部下的人一味地指望皇帝请客吃饭,那就很不可靠了。
清末名臣林则徐也曾被道光帝赐食,他的日记中记载:帮贵差曹正全回楚,奉至恩赏御书上‘福’字,‘寿’字两幅,鹿肉一封,恭设香案敬领。当时,林则徐是湖广总督,以节俭著称的道光帝很难请他吃鹿肉。
如需转载请与《新报》期刊联系
未经《新报》期刊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撤下相关作品。
《新报》举报邮箱:help@cssxw.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新报》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报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法律顾问:北京律达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2010-2021 by help@css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213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