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上午,来自云岩区的张老师将一幅由刘雍老师和自己共同完成“拨云见日”的精致字画送到了贵阳爱尔眼科医院青光眼白内障科室,并再三感谢白内障专科医护人员在手术期间对他的精心治疗和热忱服务。
张老师今年77岁,是一名退休教师,年轻时负责语文和书法教学。两三年前,张老师感觉眼睛开始有些模糊,眼前像蒙了一层薄雾,字画创作对眼睛条件的要求极高,视力下降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那时的他怀疑自己患上了白内障,可对于怎么治疗却不是太了解。在一次同学聚会中,张老师得知有同学和自己出现了差不多的情况,并且在贵阳爱尔眼科医院做了白内障手术,效果不错,恢复得好。和家里人商量后,来到了贵阳爱尔眼科医院。
青光眼白内障科钟燕医生接诊了张老师,为其做了细致的检查,确诊张老师双眼均患上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左眼视力0.3,右眼视力仅有0.1。白内障的遮盖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张老师的视物,且张老师又有做字画、看书、看报等习惯,手术解决双眼白内障对他来说是最优的选择。
经过各项术前检查,张老师满足手术条件,由青光眼白内障科刘诚主任主刀为他进行了手术。术后复查,张老师双眼视力均恢复到0.6,他竖起大拇指兴奋地表示:“太好了,感觉眼前豁然开朗,这种感觉真是久违了,现在我连这戴了50多年的眼镜都可以摘掉,实在是太开心了。”
白内障是一种随着人体机能的退化而容易产生的一种眼部疾病,通常会出现畏光,视力看东西不清晰等症状,许多老年人都会患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张老师一同为贵阳爱尔眼科医院送来字画的刘雍老师也是其中一员。
刘雍老师自幼就对美术极感兴趣,一直以来从事雕塑、壁画、挂毯、陶艺、漫画等项创作及贵州民间美术研究和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属工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荣誉称号、被国家发改委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刘雍老师佩戴框架眼镜多年,随着年龄的增加,刘雍老师发现工作生活中看东西越来越不清楚,眼睛时常被薄雾笼罩,视觉质量越来越差。去各大医院验配新的近视眼镜,都无法解决视物模糊的问题。由于自己在编写书籍,工作也十分繁忙,眼睛的问题只能一拖再拖.....
今年4月,刘雍老师察觉双眼的情况比原来更加严重,考虑到今后自己的用眼需求极高,在咨询了老同学张老师后,来到贵阳爱尔眼科医院,决定一劳永逸的解决白内障问题。
通过检查,刘雍老师左眼视力为0.5,右眼0.4,确诊为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在了解到刘雍老师对今后生活眼睛需求度很高,刘诚主任为他制定专业的治疗方案,并亲自为刘雍老师手术摘除白内障并植入目前最先进的三焦点人工晶体,手术十分顺利。做完左眼手术后,刘雍老师双眼出现了明显的视觉差异,一时间难以习惯,想放弃右眼的手术。刘诚主任耐心地和他解释,由于双眼长时间习惯术前的视物情况,术后有差异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如果右眼手术不做,长久的视力差距大对眼睛后续的使用是非常不利的。
听从了刘诚主任的建议,刘雍老师决定右眼也要做手术。截至目前,双眼的视力恢复良好,裸眼视力都达到了0.8。“现在我的眼睛看远看中看近都很好,我又可以继续编写我的书籍,做我的工作了。”刘雍老师对这样的结果表示非常满意。
在聊到为何会选择“拨云见日”这四个字时,刘雍老师和张老师解释道,手术做完后,感觉眼前一片明亮,白内障就像是挡在眼前厚厚的云层,是刘诚主任和钟燕老师以及爱尔的医护人员精湛的技术和服务,让他们重见了光明。刘诚主任不仅手术做得好,还深入浅出、耐心细致地讲解白内障的发病原因及手术过程,科普了很多眼病的知识,两位老师非常信任和满意!
如需转载请与《新报》期刊联系
未经《新报》期刊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撤下相关作品。
《新报》举报邮箱:help@cssxw.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新报》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报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法律顾问:北京律达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2010-2021 by help@css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21351号工业和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