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性格有很多种,比如“淡定从容”、“活泼热情”、“循规蹈矩”……和“健谈”。
其实这里的“喋喋不休”不是贬义词,而是描述说话频率的一种状态。为了更直观地描述它,引入了几个场景:
场景一:妈妈给孩子换尿布。
在一个安静的家里,妈妈正在给孩子换尿布。孩子虽然才几个月,妈妈还是用温柔的声音对孩子说:“哦,宝宝,我们换尿布吧!”抬起小脚,擦起来舒服吗?让我们再穿上新尿布。左脚给妈妈,右脚给妈妈。太棒了!穿上它!"
场景二:父子在超市购物。
爸爸在超市推童车,孩子们坐在车里。爸爸说:“宝贝,我们现在在超市,这里都是蔬菜。看,这是黄瓜,这是茄子,这是洋葱!让我们一起触摸它...你看那里还有很多水果。我们去看看吧,香蕉,牛油果,猕猴桃,火龙果,榴莲,好多水果~那里有大鱼,我们去看看吧……”
光看文字就觉得上面两个场景很有爱。无论是“和爸爸说话”还是“和妈妈说话”,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对孩子的爱,所以孩子也一定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除了感受到爱,这些“会说话”的父母的孩子还有什么特点:
1.语言能力更好。
孩子语言系统的建立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健谈”的父母可以给孩子更丰富的语言环境和更多的词汇。随着长期的接触和词汇积累,这些孩子的语言系统必须比其他孩子建立得更早、更快。简单来说,他们会比同龄人说得更早,语言能力更强。
2.更加外向。
语言一定要以行动为基础,比如“超市里的父子”,这样更愿意带孩子四处看看,认识不同的人和事。孩子接触多了也不会太“怕生活”,所以性格不会内向甚至自卑。
3.更好的安全与合作。
能一直感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心里一定很有钱。他们不会通过哭来要求父母的爱和关注,因为他们可以确定父母是爱自己的,这叫“安全感”。安全感也是信任的来源。信任一旦建立,一切都变成事半功倍!合作程度自然高!
而不是鼓吹每个家长都要成为话匣子,我想告诉家长,孩子语言能力提高的两个关键因素是丰富的语言环境和丰富的词汇。俗话说,“聪明的女人没有米饭就不会做饭。”语言是由句子组成的,而句子是由单词组成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交流,多沟通,这样才能培养出语言能力优秀的孩子。
如需转载请与《新报》期刊联系
未经《新报》期刊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撤下相关作品。
《新报》举报邮箱:help@cssxw.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新报》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报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法律顾问:北京律达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2010-2021 by help@css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213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02号